目前分類:康寧大學 (20)
- Jul 17 Fri 2020 11:01
食道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定期健檢助早期發現
- Jul 16 Thu 2020 12:10
男性的更年期不容輕忽 恐釀憂鬱症、自殺率升高
- Jul 15 Wed 2020 09:27
關於孕婦生產的那些事 如何區分便意與產兆?
雖然我們常說生小孩就像解大便,也的確許多媽咪在用力把寶寶擠出來時大便就跟著一起出來了,但這都是發生在子宮頸接近全開,胎頭開始往下擠壓肛門口之後的事情啊!
康寧大學昨天舉辦「二○一九臺以教育論壇」,由五專部應用外語科學生與以色列拿撒勒浸信會高中學生對談,本屆主題為「改變世界——青年永續發展行動力」,兩國學生探討性別不平等、環境汙染等全球議題,學生對於不同國家的文化交流,感到印象深刻。
- Jul 14 Tue 2020 14:52
食道癌想保命 醫師說這點必做
裕隆集團少東嚴凱泰罹患食道癌過世的消息,震驚國人,對於十大癌症排第九的食道癌接連奪走藝人安迪與企業家生命,也更加注意。事實上癌要醫得好,就要發現早,尤其食道癌更是如此。臺大醫院前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醫師也是現任台灣心胸外醫學會理事長近日受訪時感嘆,很多人食道癌明明在早一點就可以用簡單地內視鏡移除病灶,但都是因為發現得太晚,導致不但得接受食道切除,還要接受放射與化學等多重治療。他呼籲高危險群的病人一定不能錯過每年一次的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把握黃金治療機會。
本校康寧大學積極從事敦親睦鄰工作,同時關心地方事務,台南市新市區農會辦理毛豆產業文化活動,選拔毛豆公主與王子迄今八年,本校全程參與,進修推廣處主任張承晉、保健美容學系教授姜寶瑜擔任評審,張主任更是評審長,姜教授則協助指導參選者美姿、美容、美儀,深獲地方各界肯定和尊重。
- Jul 13 Mon 2020 16:48
九成學生每週喝含糖飲!變胖外還會…
台灣手搖飲料聞名國際,各式各樣的飲料店更是密集地林立在街道,許多民眾都已經知道飲料會對身體帶來負擔,但仍忍不住飲用,究竟含糖飲料除了變胖之外,對身體會造成什麼樣的不良影響?
含糖飲料除了變胖之外,對身體會造成什麼樣的不良影響?
- Jul 12 Sun 2020 12:06
乳癌復發轉移,如何走出生命憂谷?
- Jul 11 Sat 2020 12:52
台灣更年期學會 幫助婦女擺脫更年期困擾
- Jun 30 Tue 2020 08:16
心律不整當心中風上門 智慧手錶顧性命
62歲的張小姐因為出現心悸、頭暈等症狀,到醫院接受傳統的24小時心電圖檢測後,沒有檢測出任何心律不整的數據。收治病患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黃群耀醫師,建議張小姐配戴心電圖手錶接受14天的居家篩檢,果然篩檢出張小姐有心房顫動的現象,經過醫師的藥物及電燒治療後,成功擺脫心房顫動的威脅,更和先生一起完成300公里的單車環島挑戰。
黃群耀醫師表示,由於心律不整出現的時機無法預測,傳統的心電圖篩檢可能「錯過」心律不整出現的時機。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創新推出經醫療認證的專用心電圖手錶及14天居家篩檢服務,民眾配戴心電圖手錶後,可以正常生活、運動,並可以長時間監測是否有心律不整的狀況發生。
- Jun 28 Sun 2020 14:01
年度10大健康攻略:第二型糖尿病居首!控血糖5招快筆記
糖尿病雖然不是絕症,但是,併發多種慢性疾病卻猝不及防!糖尿病是台灣的十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平均每55分鐘就奪走一條人命!尤其幾乎佔糖尿病患者9成的第二型糖尿病人數,持續快速增加,且有年輕化趨勢,令人人擔心提早產生併發症。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美國《時代》(TIME)報導,美國醫學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提出10大健康攻略,第二型糖尿病即名列第一位。
為因應長照2.0服務人力嚴重不足問題,康寧大學昨天(13日)與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愛愛院、財團法人大樹社會福利基金會與詠靜護理之家等機構,簽署產學合作意向書儀式,共同培育國內需求迫切的長期健康照護服務人員。
- Jun 21 Sun 2020 23:29
不吞胃藥,防堵胃食道逆流有6訣竅
- Jun 17 Wed 2020 09:50
眼肌無力睜不開 阿嬤戴帽手動拉眼皮法熬5年
- Jun 16 Tue 2020 16:33
企業贈洗腎機與內視鏡 改善門諾醫療
門諾醫院成立70年,許多醫療設備已經老舊不堪使用,甚至面臨停產無法維修的窘境。張榮發基金會今日特別捐贈一組血液透析機(洗腎機)與兩組婦科內視鏡,讓門諾醫院可以繼續提供東部民眾優質醫療。
為配合政府長照2.0計畫,康寧大學於8月7日盛大舉辦「台日健康照護國際研討會」,借鑒日本經驗,邀請「日本札幌市立大學」原俊?與村松真澄准兩位教授從「幸福老人生活」及「口腔保健衛生」兩個主題,分享日本長照經驗。此次活動獲得超過100多位學界及高齡產業相關人士共襄盛舉。
- May 30 Sat 2020 13:55
體內濕熱害你又虛又醜! 中醫師:牢記「14吃3不吃」養出回春好臉蛋
- May 28 Thu 2020 07:29
熱食放涼再冰?食物保存是非題 你能答對幾題?
你會把熱食放涼,再拿進冰箱冰嗎?或仍覺得微波爐會破壞食物營養,最好少用為妙?
根據一份入口網站「蕃薯藤」進行的「食物保存迷思調查」資料顯示,近8成國人對於食物保存相關認知不及格,其中較常有的迷思像是「冰箱分層的用意是滿足各種食材不同體積靈活使用」、「微波爐少用為妙,會破壞食物營養危害健康」、「熱食放涼幾小時後再放進冰箱,以免影響冰箱壽命」、「水果只要冷藏就比較不會壞掉」等。
- May 08 Fri 2020 03:56
翁國昌分享成功根治自律神經失調案例:每天2動作成功治癒!
- May 04 Mon 2020 03:41
接受水療 玻璃娃娃可望甩輪椅自立
俗稱「玻璃娃娃」的先天成骨不全症每 2-3萬人就有 1名,屬於罕見疾病,越早接受治療,透過水療增強骨關節及肌肉,不易常骨折,就有助擺脫終生坐在輪椅的命運。
先天性成骨不全症關懷協會昨天發表「魚仔水中運動」公益紀錄片,希望藉此讓更多病友及早發現與治療,可以不依靠輔助器行走。
- May 02 Sat 2020 07:37
台微體疝氣術後長效止痛新藥 臨床完成收案
- Apr 30 Thu 2020 04:55
不用安眠藥也睡得好!享受優質睡眠的20個簡單小習慣
- Apr 26 Sun 2020 10:29
研究:乳鐵蛋白活化毛囊,挽救掉髮!10大神奇好處一次看懂
- Apr 25 Sat 2020 22:44
吃紅肉易得心臟病?每天1塊漢堡肉,心臟病中風元兇濃度多3倍
心臟病發生率居高不下 與多吃紅肉有關
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時往往突如其來,且發病前患者未必會能察覺到心絞痛等明顯徵兆,如何透過飲食預防心臟病的發生機率?新的研究表明,可能需從飲食控制來減少氧化三甲胺(TMAO)的危害為主。